bet365app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报告 >> 桂林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文字大小:
关于桂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10-02-23   (来源:桂林日报    

关于桂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年2月6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bet365app中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指导及市政协帮助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

  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0.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0%,高于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自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12%以上,延续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分别增长5.3%、17.5%和14.1%,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6.7%。全市财政收入97.64亿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9元,剔除物价影响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1.4%、11.3%。

  表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3:42.8:36.9调整为18.9:43.8:37.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率37.93%,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二)投资规模前所未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积极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35亿元,增长35.7%,比上年净增173.39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5.2亿元,增长3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十五”期间的总和多16.74亿元,相当于“十一五”规划目标总量的47%。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超过1万元,达1.29万元。

  争取中央投资大幅增加。共争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污水垃圾处理等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1005个,总投资24.75亿元,其中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3.21亿元,是历年来获得上级投资最集中、最多的一年。这批项目已按中央的要求分期分批开工建设,基本达到“三个百分之百”要求。

  创新审批机制,建立部门联合审批制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组织四次大规模的项目集中联合审批活动,有253个项目取得295项批复,落实项目建设用地2212.66公顷,为历年之最,排全区第一。全市重点项目共开工123项,开工率为99%,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7.38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50%;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1486项,比上年增加210项,完成年度投资412.30亿元,增长41%,是地市合并以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规模最大、开竣工项目最多、完成投资最好的一年。两江国际机场A380备降场主体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啤酒生产线扩建、桂林福达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川江、小溶江水利枢纽工程、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临苏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贵广铁路、湘桂铁路复线扩能改造、桂林至兴安高速公路等一批续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项目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夯实了发展基础。

  超常规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融资平台实现新突破。在原有的经投、国投公司两个投融资平台基础上,新组建了桂林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市临桂新区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桂林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桂林市中小工业企业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浦发银行桂林支行正式开业,兴业银行桂林支行、光大银行桂林支行已获准筹建;融资规模实现新突破。全市新增贷款210.11亿元,超额完成了自治区政府下达我市全年175亿元的目标任务;融资方式实现新突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6亿元。与中介机构签订了10亿元企业债券合作协议。促成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成功募集资金9.10亿元。

  (三)工业投入加大,园区经济提升

  积极贯彻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54.05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65亿元,增长19.9%。“五大五小”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6.8%,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由上年的138家增至151家。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实现利税超35亿元,园区工业逐步成为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县域工业强势增长,十二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再创新高,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9.23亿元,增长31.5%;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51.31亿元,增长135.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桂林优利特电子集团公司批准成为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批准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在全区名列前茅。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扎实抓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工作。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7.34亿元,增长5.3%。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较快、效益显著。水果、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加,继续位居全区前列。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农民专业合作社1315家,通过订单合同带动农户11万户。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全年落实国家惠农补贴资金14.10亿元,比上年增加8.3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0.84亿元,其中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完成投资3.50亿元。对永福板峡水库、全州五福水库等10多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农村生态继续得到改善。全年新建农村沼气池2.45万座。年内解决20.0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完成3000个自然村(屯)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55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1500个自然村(屯)内道路硬化、完成30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项目。第二批8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优秀率达100%。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万人。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取得新进展,年内完成投资4593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39户,新建房屋6.27万平方米。

  (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提高

  老城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穿山桥、雉山桥、胜利桥、机场路城市段、东二环路、西环路三期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立面改造和道路、街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漓江路、环城北一路、环城西二路、穿山路、龙隐路、辅星路、叠彩路等20公里城市道路沿线710栋临街楼宇立面整治改造。

  临桂新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年内开工建设创业大厦、飞扬国际大厦、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临桂分校、临桂新区污水处理厂、山水大道、新中路等13个项目。

  县城及重点乡镇建设成果突出。荔浦滨江南岸新区、全州岳湾塘新区、龙胜桑江北区、资源城北新区、阳朔县城新区、平乐同乐新区、灌阳江东新区、灵川甘棠江城乡一体化建设核心区、恭城城乡一体化试点及永福、兴安、临桂县城靓化工程加速推进。县城路网、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系统不断完善。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六)消费需求强劲,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销售旺盛,旅游业快速发展。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16.50万台,销售额2.95亿元。农村万人平均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居全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92亿元,增长19.1%。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旅游市场繁荣。深入开展“旅游精品建设年”和“千车万人游桂林”活动,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及时采取一系列恢复市场和经营的强有力措施,全市旅游业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旅游收益大幅提高。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60.08万人次,增长14.3%。实现旅游总收入126.92亿元,增长26.6%,旅游总收入增幅高于游客人数增幅12.3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351.21亿元,增长14.1%。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推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申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得到国务院批准。惠及城乡居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重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增值税转型、燃油价税费、集体林权制度等领域的改革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全市新签市外境内项目537个,总投资327.84亿元,增长25.2%。实施市外境内项目961个,实际到位资金280.94亿元。成功引进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桂林。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位居全区第二。

  (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绩,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制定全市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推广工业、建筑和公共事业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重点加快燃煤锅炉(窑炉)节能、除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关停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砖瓦窑、小水泥、小造纸等落后产能的结构减排工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2009年列入自治区重点的4个化学需氧量计划减排项目,2个二氧化硫计划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关停淘汰78家小砖厂的任务已全面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047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3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4.48万吨和6.46万吨以内。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继续保持第一。植树造林面积41.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5%。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河流水质达到质量标准,环境质量保持全区领先水平,环境保护“城考”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九)社会事业有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全社会科技投入14.20亿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532项,推广科技成果323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工作扎实推进,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区前列。12县5城区全部通过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我市连续3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和改造校舍13.10万平方米。完成2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扩)建工程年度投资任务;建设城乡医疗卫生用房10万平方米。新建31个计生服务站(所),人口自然增长率6.03‰,控制在8‰的目标以内,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新建500家农家书屋,21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顺利,7个县级支中心、3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95个村级基层服务点投入使用;新建农民健身工程208个,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3万人,超额完成6.6万人的目标任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4万人;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5.79万人、25.86万人、100.36万人。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47.2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359.39万人,参合率达到93.3%;5城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12县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以上,累计发放低保金2.79亿元,实现40.11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为民办实事10项惠民工程全面完成。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预期好的成绩,是市委科学分析、果断决策,市政府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指导支持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结束,我市加快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部分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大宗商品进出口大幅下降的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等。

  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高度重视,正在组织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和扩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环境非常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一是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给予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建立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扶持政策,并给予我市国有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技术改造升级方面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自治区还将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中央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并不断丰富内容,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效,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立,为我市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带来历史性契机;五是去年的项目大量开工及资金准备为今年投资强劲拉动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是全市上下有谋发展的强烈欲望。这些都是我们赶超区内乃至国内先进地区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难以预料,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根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任务指标以内,主要江河3类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提出以上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保持12%的经济增长速度既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又是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二是桂林要继续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目标,仍应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三是按照“四保”要求,既提出经济总量指标,又提出结构调整、对外开放、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指标,以及节能减排、人口控制等约束性指标。总的来看,在今年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12%是比较合理的,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改善环境的基础上,仍需坚持能快就不要慢的原则,力争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非常”措施,把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投资保增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大会战。2010年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增长30.5%。(1)狠抓支撑项目建设。第一批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032个,年度计划投资615亿元以上。其中:实施第一批自治区和市层面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239项,年度计划投资236亿元。(2)全力抓好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加强中央扩大内需前四批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同时按照中央投资的方向和重点,继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3)坚持用市场办法筹措建设资金。今年国家信贷资金规模比上年减少2万亿元,我们在资金筹措方面将面临严峻形势,争取金融机构贷款难度更大。为此,我们将继续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强衔接沟通,做好项目推介对接,不断扩大利用信贷规模。推进项目开工,切实用好国开行贷款信用额度。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手段,积极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金。继续推进经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以更加开放的思维策划引进大公司、建设大项目、带来大投入。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活动,进一步提高合同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竣工率。(4)进一步增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5)加强投资运行管理和协调服务。建立机构,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协调,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完善部门联合审批制度,推进并联式审批工作,强化项目督查协调和工程质量监理,着力解决项目规划、用地、环评、资金、拆迁、安置等突出问题,千方百计推进新建项目集中开工,促进续建项目早日竣工达产。完善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制度,加强投资形势监测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促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五大五小”产业。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长18%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技术改造投资确保增长35.5%以上。(1)在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机械电器、橡胶制品、医药及生物制品等“五大五小”优势产业领域,继续推进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高等级子午线轮胎产业化项目、桂林客车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2000辆轻型客车搬迁改造、桂林正菱第二机床有限公司齿轮及机床生产基地、桂林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锰系列合金生产搬迁及产品升级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2)充分用好国家出台的财税等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推进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搬迁及产品改造提升项目、桂林电线电缆集团公司特种电线电缆异地搬迁技术改造等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一批铁合金冶炼项目。(3)实施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会战。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发展产业互补、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园区经济。苏桥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橡胶产业基地、客车生产基地,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聚集,支持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西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现代中药、食品饮料产业。启动临苏工业长廊规划工作。加快发展高新工业园区、铁山工业园和各县区工业集中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完善与园区产业配套的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生活设施等,促进新增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壮大园区经济。(4)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积极推进资产重组,培育发展企业集团和强优企业。(5)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优势资源型工业为重点,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相配套的产业,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合重组,打造荔浦、临桂、兴安、永福、灵川等一批工业强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6)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优先支持产品销路好的企业生产和销售;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提升壮大旅游业。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步伐,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研究配套政策,策划包装一批特色项目,全力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全面启动旅游“二次创业”。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5%,旅游总收入增长10%。(1)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工业、农业、林业等产业的融合。(2)实施“精品工程”。包装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消费水平。新建、改造提升一批高档宾馆酒店及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接待档次和能力。(3)扩大旅游开放合作。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强化区域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全力办好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和首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4)加强旅游秩序整治,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提高旅游市场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服务业。落实国家、自治区鼓励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亿元,增长16%。(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我市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合理布局和培育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及大型零售商业网点,推进桂林市现代物流园区、桂林市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桂林农业产业化基地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兴安农村现代流通综合建设项目、福慧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绿色果蔬供应链服务建设项目建设步伐,发展壮大建材、旅游产品、农产品、五金机电、汽车及汽车配件等商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2)积极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文化娱乐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继续推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节庆会展、网络服务、动漫游戏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高新区创意产业园、雁山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4)继续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引导市民理性消费。建设精品楼盘,吸引高端客户来桂林投资置业。(5)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八桂放心肉”工程。继续开展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自主创新。(1)按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的要求,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进步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围绕汽车、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着力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技术示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和企业聚集,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以漓江、湘江、资江和桂江流域和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突出抓好优质粮食、果蔬、畜禽、中药材、竹木花卉等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特色种养业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鼓励发展特色养殖。推进“魅力桂林乡村农业四季游”,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3)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完善水稻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4)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及配套改造,加快推进旱区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做好8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基本农田改造力度,提高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惠民工程,开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农村公共事业综合建设。(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监测,健全“绿色通道”销售网络,搞好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用工信息服务,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协调沟通,有组织地输出劳务,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四)着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

  全面推进临桂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新区城市框架,按照成规模、聚人气、出形象的要求,今年计划投入25亿元以上,确保实现新区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规模,十年基本建成”的宏伟目标。重点推进创业大厦、中石油综合大厦、市民广场、“一院两馆”、山水大道、水利防洪排涝、湖塘水系工程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新区中心区土地征用及农民拆迁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大律、小律、岩塘等村拆迁安置小区试点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一批现代工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商务、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类项目,以及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落户新区。

  提升完善老城功能。重点抓好特色城市建设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城市主次干道美化亮化工程、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市容市貌管理工程。实施龙门大桥、漓东公园、黑山植物园二期、西二环路、万福东路等1桥2园12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机场路、红岭路、金鸡路、六合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城区停车场建设,规范道路停车,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加快“两江四湖”二期、南溪河、小东江等环境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系环境。加快建设秀峰区琴潭文化休闲娱乐园、叠彩区商贸物流园、象山区旅游度假园、雁山区科教园、高新(七星)区产业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继续推进特色城市建设,实施“两江四湖”滨水街区城市立面改造,滨江旅游景点和城区重要节点改造。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做好高新(七星)区数字化城市试点工作。继续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实施东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强力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拆迁改造。

  着力加强特色乡镇建设。突出抓好桂柳、桂梧、桂黄高速公路以及桂阳公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内和漓江风景名胜区内漓江两岸城镇、村庄风貌改造,以及12县县城和一批特色乡镇立面改造。重点加快湘桂走廊、旅游通道沿线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继续推进阳朔、龙胜、荔浦、全州、灌阳等县城新区建设。继续创建一批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五)更加务实地推进开放合作

  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9+2”、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等多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境内到位资金突破30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资金到位率。大力推进“引银入桂”工作,积极促成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尽早开业。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快桂林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机电、医药、橡胶、高新科技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出口,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

  (六)科学保护漓江,加快生态桂林建设步伐

  (1)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按照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抓好生态林业建设与恢复。加强水土保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市、县垃圾、污水处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等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新建沼气池1.25万座。组织开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会战,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困难问题。(2)加强漓江流域环境保护。大力实施漓江源头水源林保护、两岸绿化美化、两岸及水域环境保护、两岸富民惠民、水域管理和景区旅游产品策划六大工程。全力推进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3)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严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力争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0031吨标准煤以内,比上年下降4.21%;严格新上项目节能审批,确保新上项目单位能耗不超标,坚决杜绝新上高污染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专项治理整顿;全面实施“退城进园”,鼓励企业通过搬迁加大技改力度,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突出抓好全市重点能耗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环保,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与考核奖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任务指标以内。(4)严格耕地资源保护。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快整村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1)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修订完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缩减核准范围。稳步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2)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推进基层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3)认真贯彻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不断提高非公经济的比重。(4)继续统筹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政府机构、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价格等领域的改革。

  (八)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工作

  (1)努力扩大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4万人以上。完善鼓励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城镇居民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保险。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推进和完善养老金省级统筹。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抓紧实施包括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等在内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高中教育的内涵建设。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开工建设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桂新校区,配合自治区做好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新校区建设。(4)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配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实施一批县级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推进荔浦、恭城、永福等7个重点医院(中医院)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新建雁山人民医院,改造平乐、灵川、阳朔等5个县级医院。启动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全力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5)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建设一批重点公益性文化设施。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实施一批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6)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7)切实加强扶贫开发。高标准完成第三批8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进一步用好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县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道路、小型水利、基本农田、小流域治理、草山草坡等工程建设。抓紧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规划及工作方案。(8)开工建设廉租房工程,实施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和水库移民安居工程。(9)继续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包括教育惠民工程、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文化惠农工程、安居惠民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社会服务工程、“放心菜”工程、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九)加强政策研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组织力量,抓紧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实施方案,对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加强研究配套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策划包装项目,主动向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汇报对接,争取尽快落实到位;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更加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市场变动趋势,认真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密切跟踪我市经济走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

  (十)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去年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几项工作:(1)抓紧修改完善基本思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上报市政府。(2)组织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继续深化对“十二五”重要指标、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等专题研究,积极配合市委做好《关于编制桂林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起草工作,并按照建议要求,编制规划纲要草案。(3)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民主化程度。(4)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落实分工,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5)做好与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合自治区做好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继续配合自治区做好全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三、2010年重大项目建设初步计划  

  初步计划,全市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及园区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共239项,总投资13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亿元。其中,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76项,总投资4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亿元;自治区区直单位的重大项目22项,总投资5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2亿元;市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141项,总投资3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亿元。

  (一)新开工项目。共61项,总投资2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其中:

  (1)基础设施方面,共37项,总投资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亿元。开工建设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和“1212”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

  (2)重大产业方面,共11项,总投资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亿元。开工建设桂林客车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2000辆轻型客车搬迁改造、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公司特种电线电缆异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3)社会公益方面,共13项,总投资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开工建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尧山新校区四期、桂林大剧院、桂林图书馆、桂林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工程。

  (二)续建重大项目。共86项,总投资8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2亿元。其中:

  (1)基础设施方面,共45项,总投资6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主要有贵广铁路、湘桂铁路复线扩能改造、桂林至兴安、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机场路改造、资源金紫山风电场等一批重大项目。

  (2)重大产业方面,共20项,总投资1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亿元。主要有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高等级子午线轮胎产业化项目、桂林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锰系列合金生产搬迁及产品升级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3)社会公益方面,共21项,总投资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有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新校区二、三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二期,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重大项目。共56项,总投资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其中:

  (1)基础设施方面,共34项,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亿元。主要有中隐路二期改造工程(中隐山至机场路段)、雁山区污水处理工程等重大项目。

  (2)重大产业方面,共19项,总投资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亿元。主要有桂林福达集团年产10万吨锻造件、桂林奇峰纸业有限公司搬迁改造、桂林南药股份公司菁蒿琥酯高技术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

  (3)社会公益方面,共3项,总投资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主要有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新校区一期等项目。

  (四)前期项目。共36项,总投资272亿元。主要有龙胜南山风电场、广西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茶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桂林国奥文化体育项目等。

  为确保今年重点项目的加快建设,我们将着重抓好9项工作。一是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责任机制。实行“一个建设项目、一名主管领导、一个工作机构、一个计划目标、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通过跟踪督查,实行严格奖惩,确保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目标。二是在提高银行已贷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创新融资模式,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筹集项目资本金,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三是完善部门联合审批制度,试行并联式审批,同步下放投资等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四是进一步开放项目设计、采购、咨询、评估评审、招投标等中介市场,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五是积极向国家部委、自治区上级部门衔接汇报,对由国家、自治区审批核准的项目,分类成立专项工作组,落实专人跟踪负责。六是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各县区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指标、土地征用、拆迁等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七是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合督查机制。八是贯彻执行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办法,加大多部门联合检查和专项督查力度,坚持和完善通报制度。九是切实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促进项目的审批、招投标、建设等环节公开透明、依法依规实施。

  各位代表,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创造性地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帮助下,在市政协的支持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团结拼搏,我们一定能够把握机遇,开拓进取,以更加开放务实的作风,谱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bet365app中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bet365app中文·管理 地址:桂林市临桂区青莲路投资发展商务大厦北楼24-26层 邮编:541100
本站中文域名:bet365app中文.政务
制作维护:桂林市信息中心 (桂ICP备090100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302000164号